【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報導】 6/19/2007


 

骨科門診常見病人抱怨骨質疏鬆,所以吃保健食品保養關節。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文哲認為,這正顯示民眾常將骨鬆和關節痛混為一談,忽略骨鬆的早期防治。

陳文哲指出,骨鬆的症狀是下背痛、腿部的疼痛像是「被鐵絲綑綁」,有的患者會以為坐骨神經痛,其實這是脊椎的骨鬆造成脊椎壓迫所致,病人身高會變矮、駝背、下巴就自然向前傾。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老年專科 醫師群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老年專科


 

般中老年人常見的膝關節疾病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由於年齡漸長,加上長期過度站立或蹲姿,使得關節軟骨加速磨損,產生關節腔變窄、軟骨鈣化成硬骨(俗稱長骨刺)等結構性病變,造成膝關節功能受損,如無法上下樓梯、走不久、無法久站等,間接使生活品質下降,及個人體適能變差,如下肢無力、柔軟度不夠、走路容易喘等,影響了個人的社交活動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3.jpg 

梁文薔

維生素D性能特殊,嚴格說來只能說是一種激素(荷爾蒙)的前身,因為它不是飲食必需,身體可以在陽光下自行製造。最初只知維生素D的功能是調節血液中鈣質含量,缺乏時會導致軟骨病。

陽光維生素

維生素D又名陽光維生素,因為陽光中之紫外線可以將皮膚中的膽固醇輾轉製造成有效型維生素D。既然是自身製造,就應該稱為激素。所以,有效型維生素D又名為"維生素D激素"。

用陽光在人體內或動物體內合成之維生素D叫D3,有異於用植物原料製成之D2。D3 比D2 功效高,且無毒性。

維生素D的功能

1.骨骼

有效型維生素D可以調節血液中之鈣含量,促進小腸吸收鈣和磷,降低腎臟排鈣量,同時間接調節存入骨骼之鈣量。因此,適量的維生素D對骨骼的健康有決定性的影響。缺乏時,兒童和成人都會患軟骨症。

2.肌肉

維生素D不僅有健骨作用,還有健肌作用,對小腿肌尤其有助,也可使老人行動矯健起來。維生素D又可維持神經肌肉交接處的正常作用,所以有助平衡,減少跌倒之可能。

來自荷蘭的研究數據顯示,血液中維生素D低的老人,肌肉和神經肌肉交接處的動作表現不佳,容易跌倒。但給予維生素D補劑後,血液維生素D含量增加,他們的肌力、平衡和共濟官能都有改善。

3.癌症

維生素D可以影響細胞的變異。在過去兩年裡,科學家認為已積有足夠證據說維生素D可以降低許多癌症的罹患率,甚至有相當的療效。相關的癌症包括淋巴瘤、胰腺癌、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肺癌、皮膚癌和大腸癌。這並不是說,有足夠的維生素D就可以不患這些癌症。還沒有那麼簡單。

【乳癌】在陽光充分的地區居住的婦女患乳癌者較少。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與罹患率成反比。研究員指出女孩在乳房發育期就應該有充足的維生素D,有助於成年後乳癌的預防。

【攝護腺癌】血液中維生素D愈高者攝護腺癌罹患率愈低,尤以最惡性攝護腺癌為然。老人中患攝護腺癌者通常都是血中缺維生素D。

【大腸癌】大腸癌和多動物性食品高脂肪飲食有關。在消化這種飲食時,身體產生一種毒性極強的酸(lithocholic acid),這種酸如果注射在動物大腸中,就會產生癌細胞。但人類可以自動消毒,在這個消毒的過程中需要維生素D。

4.發炎

維生素D有消炎的作用。對與發炎有關的病症都有幫助。例如:牙周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心臟病

5.自我免疫

維生素D似乎與自我免疫病症有關。如果自我免疫發生在骨節上,就會引發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發生在神經系統上,就會罹患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6.激素與腦神經傳送素

維生素D有影響胰島素、腎激素、血清素的功能。維生素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能預防糖尿病。對腎激素有抑制作用,可能有助血壓的控制。對腦中血清素有促進作用,可舒緩憂鬱症

7.經期前症候群

大約有8~20%婦女有經期前症候群(PMS),包括憂鬱、煩躁、疲乏、腹絞痛、乳房疼痛和頭痛等。現有證據顯示吃富於鈣和維生素D飲食可以預防PMS之發生。

8.肥胖

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會溶於過多的體脂中,使維生素D無法發生功效。維生素D缺乏時,leptin無法充份發揮功效。Leptin是腦中之激素,使人有飽的感覺,給人停止進食的信號。

結語

由此觀之,到底每日每人應該吃多少維生素D才好呢?美國規定五十歲以下者需5微克相當於200IU,五十到七十歲者需400IU,七十以上者需600IU。但是幾乎所有維生素D專家都認為應該吃1000IU。

維生素D過多時會中毒,現在一歲以上及所有成人的安全上限是2000IU,一歲以下1000IU。專家們認為此限過於保守,攝取量高達10,000IU時才會有害。但是也同意以目前對維生素D的認知,實無必要攝取到2000IU以上。

至於維生素D的攝取,最佳來源是經由陽光之助自身製造。如有不足時,可自食物中攝取,再有不足時,可用補劑。有陽光時也不要晒太久,以防皮膚癌。如果是中午的太陽,暴露面部、上臂、腿五到十分鐘,每週兩、三次就可以自製1000到2000IU。十分鐘以後要塗防晒油以防皮膚癌。塗了防晒油的皮膚就不能充分自製維生素D了。防晒油係數為8或更高時,就完全不能製造維生素D了。

食物不是維生素D很好的來源,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多油脂的魚類如沙丁魚、沙門魚(鮭魚)、鯖魚、鮪魚、蝦、蛋黃、肝、添加維生素D之牛奶。若用補劑,每日一粒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劑中之維生素D多為400IU,如果不夠,不要每日兩粒,因為其中含有維生素A,過多時會有害健康。鈣片中也常有維生素D。如用補劑時,務必注意是否為維生素D3,不要買含D2 的。D2不易被吸收,同時效力不佳。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7-09優活健康網


 

 
 

【記者林曉玲/台北報導】 6/29/2007

比生小孩更痛讓阿嬤哭袜出聲  造骨治療讓她重新ㄎ一ㄚ起來
骨鬆骨折 比生小孩還痛

     病床上傳來王阿嬤歇斯底里的哭叫,止痛針劑量越來越重,注射時間越來越短,四小時一針,結果不到2小時就又喊又哭,子女在旁滿頭汗幫不上忙,連醫生護士也束手無策。骨折到底有多痛呢?因為骨質疏鬆引起胸椎及腰椎骨折的王阿嬤說:「痛到袜吃袜睏,比生小孩還要痛!」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哲主任表示,疼痛是很主觀的感覺,但醫界為了讓病人能夠精確的講出到底有多痛,把疼痛感區分為十級,一分最輕微,十分最疼痛。統計指出,剁手指達十分是天下第一痛,癌症疼痛是第二痛,生產則是排名第三;而骨折的痛苦指數高達七、八分,與生產的痛不相上下。曾經因為坐馬桶造成多節脊椎骨折的王阿嬤說:「想像生囝仔的陣痛痛上好幾個月,你說,這種痛普通人咁凍ㄟ條!?」

骨鬆骨折:銀髮族致命危機
    陳文哲主任表示,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增加,大約在20~30歲達到最高峰,然後就以每年0.5%至1%的速度流失,使得原本緊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而骨質疏鬆症正是造成老人家骨折的重要原因之ㄧ。根據全民健保的統計資料,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7000例,大約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骨折帶給老人家的後遺症相當嚴重,根據《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老人家一旦發生骨折,大約10~25%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25%的人在一年內無法行走,有40%或是更多的人必須依賴他人生活,可見骨鬆及骨折不但影響銀髮族的健康,也嚴重衝擊他們的生活品質。

骨鬆骨折讓阿嬤淚水停不住
    陳文哲主任表示,嚴重骨質疏鬆的老年人常因為一個沒留神而造成骨折,最常見的原因是跌倒及碰撞,但門診中也有因為整脊、抱孫子,甚至有名老太太在躺下百萬按摩名床的剎那,脊椎骨斷了好幾節,疼痛不已而送醫。陳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就像人體海砂屋,在一點一滴流失骨質的過程中,會出現腰酸背痛、駝背的症狀,慢性疼痛對這群阿公阿嬤來說,常認為忍一下、習慣就好,但直到有一天當外力造成骨骼坍塌再送醫時,通常都已經痛到講不出話來了。」


骨質疏鬆治療刻不容緩
    針對老年人骨鬆骨折的治療方式,陳文哲主任表示,治療可分為「治標」與「治本」。所謂的「治標」是以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骨折部份,減緩骨折所造成的急性疼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穿背架、灌骨水泥與開刀手術;而「治本」則是針對骨質疏鬆症進行藥物治療,也就是積極的防止骨質流失或促進骨質的再生。

目前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分為「破骨抑制劑」與「造骨促進劑」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破骨抑制劑」可經由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鞏固骨質並增強密度,進而減低骨折風險,但由於這類藥物同時也抑制造骨細胞,因此服藥僅能保骨本,較難改善骨質。而「造骨促進劑」也就是副甲狀腺激素,利用每日短時間(約30秒)皮下注射副甲狀腺素的方式,使造骨細胞(osteoblast)的數量及活性增強,直接刺激骨頭生長,快速增加骨密度及骨質,是唯一可充實骨骼結構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只可預防骨鬆的惡化,並無法使骨折處再恢復原狀?
    現代人已經有「存骨本」的概念,大家也知道對抗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骨質流失,但現在的銀髮族出生在物質匱乏的2、30年代,他們年輕時來不及存骨本,老了之後難道就沒有辦法補救嗎?

    國外一份研究針對1,124名65歲以上嚴重骨質疏鬆婦女,分別以破骨抑制劑及造骨促進劑治療,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破骨抑制劑的婦女治療18個月後,骨密度增加3.8%,同時期使用造骨促進劑副甲狀腺素的婦女卻可提升骨密度達19%,以及降低嚴重背痛發生率達57%。研究也同時顯示,使用造骨促進劑副甲狀腺素1年,除了可降低多重脊椎骨折再發生率的降幅達68%之外,甚至還可能使骨質恢復停經前的水準。

造骨促進劑解除疼痛明顯優於其他藥品
    黃兆山醫師在台灣針對53名嚴重骨質疏鬆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發現,患者接受每天一劑的造骨促進劑治療,結果發現藥品使用期間雖然只有6個月,但骨密度平均提升了5%。另外,他進行的造骨促進劑在解除骨鬆疼痛的研究也顯示,使用6個月後,有83%的病患背部疼痛獲得減輕,而疼痛指數也從6.7降到輕度疼痛的3.7,顯示造骨促進劑對於疼痛減緩及提升骨密度的療效相當好。

    曾經因坐馬桶坐斷多節脊椎骨的王阿嬤,由於嚴重背痛,一度僅能躺臥沙發,在接受半年破骨抑制劑治療後,疼痛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由於無法行走,加上嚴重疼痛及睡眠不足,阿嬤終日以淚洗面。直到黃醫師為王阿嬤使用造骨促進劑治療後,短短一個月,阿嬤就明顯感覺背部不再痛到無法忍受,而注射造骨促進劑一年半後,目前阿嬤已恢復行走,甚至能爬三層樓梯。根據黃醫師的診斷,阿嬤治療過後,骨密度增加11.8%;疼痛指數則由九分進步到三分,相當於從重度的癌症疼痛減輕到輕度疼痛。阿嬤說:「麥講啥醫學名詞,我嘛聽嘸,可以讓我好好躺在床上睡個覺,麥擱痛到哎哎叫,就是尙好的治療。」

    目前健保對於「造骨促進劑」已有給付,適用對象為:因嚴重骨鬆造成兩個(含)以上脊椎或一個髖骨骨折之患者,而嚴重駝背者以及嚴重背痛者,可能已有多節脊椎骨骨折,建議及早就醫,以解除疼痛。

「安靜的疾病」需細心的關懷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安靜的疾病」,許多婦女直到發生骨折才知道骨鬆的嚴重性,陳文哲主任表示,當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以下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宜儘早就醫觀察,才能讓人生七十不再「骨」來稀。
> 覺得整天腰酸背疼的要命,卻檢查不出原因。
> 覺得身體快要散掉,坐下去就爬不起來。
> 身高倒縮3公分以上。
> 經常性腰酸背痛、駝背。

http://health.chinatimes.com/blog/chenwenj/index_at480.html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11-21 13:47  推薦(3)  轉寄  列印

「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後,我連洗臉、刷牙、穿衣都有 困難,甚至無法走動,也曾經動過自殺的念頭。」六十歲的陳太太在民國八十四年時四肢出現腫脹、酸痛情形,後來兩腳膝蓋和腳踝都開始刺痛,甚至早上沒有辦法 起床,後來情況更加嚴重,雙手腕對稱變形,無名指、小指無法自由活動,經過醫生診斷,確定陳太太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陳太太在下樓梯的時候,還因行動不 便必須用「倒退嚕」的方式下樓。

當時陳太太治療只依靠類固醇、止痛消炎藥,但卻有一陣子出現胃潰瘍的症狀,後來雖然改用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不過療效卻不夠顯著,加上一周打兩針, 使用兩年下來,上百針的用量讓陳太太心中有陰影,皮下注射甚至會讓皮膚變得硬硬的,後來陳太太改用B細胞生物製劑,病情才慢慢穩定下來。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林慈醫:骨質疏鬆無聲息 受檢用藥勿輕心

中央通訊報 更新日期:2008/08/14 17:12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十四日電)由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打造的「行動骨質密度檢測車」,今天駛抵大林慈濟醫院,由醫師篩選二十三人受檢,結果有十三人出現骨質疏鬆現象,顯見具危險因子民眾罹患骨鬆症十分普遍。

為了關心民眾骨質密度健康,大林慈濟醫院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合作,今天由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將「行動骨質密度檢測車」開到大林慈濟醫院,車內配備有目前最準確的DAX雙能量X光吸收儀,免費提供民眾骨密檢測。

大林慈濟醫院由骨科醫師於門診中,篩選骨鬆高風險的民眾來接受檢查,結果在二十三名受檢者中,有十三人有骨質疏鬆現象,比率佔百分之五十六點五。醫師並提醒民眾,骨鬆症是最常被忽略的疾病,無聲無息,一旦發生骨折,甚至有致死的可能,民眾不能掉以輕心。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6-25 14:47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08/05/24


 

身材高瘦的模特兒可別為了外在,而失去了健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最近一兩年來,收治多名模特兒骨鬆患者,原因都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太低,影響了骨質密度,醫師建議,健康最重要,不要為了愛美,犧牲了健康。

林口長庚骨科主任陳文哲表示,門診發現,國內骨鬆患者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不少30、40歲的患者被確診為骨質密度異常,需要治療,極少部分患者年紀只有20多歲。 診治發現,不少女性年輕骨鬆患者都是因為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太低,或是長期喝咖啡,才會導致年紀輕輕,骨質密度猶如停經階段的數值。

陳文哲指出,國內外都有超級名模選秀節目,吸引不少年輕族群,女生身材就是要纖細高挑,不少懷抱明星夢的女性為此節食,刻意減重,長期下來,MBI指數太低,大幅增加骨鬆危機。

陳文哲表示,門診收治了多名身高170公分以上的女性骨鬆患者,儘管患者沒有表明職業,但從身材及打扮看來,應該多是模特兒。有人因為不明背痛而求診,有些則是擔心太瘦,可能引發骨鬆,所以到醫院檢測骨鬆。除了體重太輕之外,造成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還包括抽菸、不運動、不曬太陽、長期飲用咖啡,而女性罹患骨鬆的機率又遠高於男性。

據統計,國內50歲以上的婦女約有三百萬人,其中七成六骨質密度不足,也就是227萬名婦女為骨鬆中高風險族群,其中又有50萬人達到了骨質疏鬆程度,應該接受治療。陳文哲說,有骨鬆患者是因酷愛咖啡,把咖啡當成水來喝,一大早至速食店吃早餐,不斷續杯,進了辦公室,又有現煮咖啡喝,平均一天喝上一大壺,長期下來,當然容易造成骨鬆。有些人誤以為只要別喝黑咖啡,喝其他種類咖啡,就能減少骨鬆機率,陳文哲指出,這根本就沒有學理根據,只要長期飲用含有太多咖啡因的飲品,都有可能造成骨鬆。

陳文哲建議,如果發現不明原因背痛,或本身體型太瘦,又不運動,長期不曬陽光,最好至醫院檢查骨質密度,如果確定為骨鬆,就應該依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

http://health.chinatimes.com/blog/chenwenj/index_at432.html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6-25 14:27

 

康健 文/謝曉雲 2007/08 康健雜誌 105期


 

而台灣意外事故率高,尤其交通事故一年就有十幾萬件,也造成許多骨骼創傷。加上運動風氣漸盛,運動人口增加,伴隨而來的運動傷害愈來愈常見,因此,未來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因骨骼、關節、肌肉方面的問題要上醫院骨科報到。

目前台灣醫院骨科的次專科區分很細,多數是以部位來區分,也有些以疾病或特定族群設立,包括:
脊椎外科:脊椎的損傷或病變,例如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脊椎骨折等。
手外科:發生於手部的所有骨骼關節肌肉疾病或損傷,例如斷手指、手部神經受損等。
關節重建科:退化性關節炎、人工關節置換等。
外傷(創傷)骨科:外傷造成的骨折、脫臼等。
運動醫學科:運動引起的軟組織或其他損傷,例如十字韌帶斷裂、阿基里斯腱斷裂、肩關節脫臼等。
骨腫瘤科:例如骨肉瘤、骨髓瘤等。
小兒骨科:孩童的骨科疾病,例如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畸形足等。
各家醫學中心的骨科也各有所長,並在不同領域發展特色。
例如成立超過20年的台北榮總骨科部有優秀的骨腫瘤治療團隊,全台灣相當多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病人在此就醫,而關節重建及運動醫學治療在醫界也算數一數二。

 

林口長庚骨科擁有全台最多的骨科主治醫師,病床及設備規模也是全國第一。人工關節置換的經驗豐富,技術領先,一年治療全台灣十分之一的置換關節病人。

三軍總醫院骨科以創傷及運動醫學聞名,有各種創新的技術處理重大的骨折、脫臼及運動傷害。
中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次專科分科細,照顧從老到小,從肩到腳的骨科問題,尤其以運動傷害的診斷治療,及膝關節重建手術為佳。

最近接回高雄壽山動物園組長遭鱷魚咬斷的手臂,讓原本就以手外科顯微手術見長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聲名大噪。因高雄早年為加工出工區,經常發生人員的手遭機器壓傷,或電扇打斷等工傷意外,病例多而練就了醫生的好功力。

守護東部人健康的花蓮慈濟醫院在關節重建和脊椎手術是強項,更和產學界合作,自行研發全國第一套適合國人尺寸的人工膝關節,解決國內病人換上人工關節後容易鬆脫磨損的問題。

什麼情況需到骨科就醫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創傷骨科主任王世杰指出,當發現骨頭、關節、肌肉的形狀改變,或摸到腫塊,或不明原因出現痛麻不適,肌肉萎縮無力,甚至行動能力出現障礙時,最好到骨科就診檢查,找出原因。

對於國人習慣尋求另類療法,如整脊、推拿等,多位骨科醫師一致呼籲,在未經正確診斷找出病因之前,不宜貿然接受推拿,因為一來可能延誤治療,二來可能使病情加重,例如原本骨質脆弱,一推拿反而脊椎骨折,或原本長了腫瘤,不慎在腫瘤部位推拿之後,使腫瘤變得更大,或使腫瘤容易擴散出去,癌細胞轉移到其他部位,讓病情加速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當個聰明的骨科病人
●找專科醫師
如上所言,現在骨科的次專科很多,就醫之前可先上醫院網站,或是看醫院的門診表,參考不同醫生的專長背景再掛號,例如打籃球膝蓋扭傷,可找運動醫學科的醫師,而脊椎疼痛不適,可掛脊椎外科。
●勿在缺乏資訊的情況下貿然接受開刀
林口長庚骨科部主任陳文哲表示,如果醫生建議你開刀治療,他需要向你說明為什麼需要開刀,並分析開刀或不開刀的利弊得失,也要清楚解釋手術如何進行,有何風險等。如果醫生沒有提供這些資訊,不建議病人貿然接受開刀。
●尋求第二意見
如果你對開刀或其他治療方法有疑慮,建議可找其他醫院,或同院其他的專科醫生尋求第二意見。
台北榮總骨折科主任陳威明指出,除了創傷、脊椎問題合併嚴重的神經壓迫,影響大小便之外,絕大多數骨科問題並不需要緊急手術,也極少有不立刻開刀就會馬上癱瘓,必須坐輪椅的情況,因此病人可以仔細考慮,多問第二、第三意見之後再決定。「像是退化性關節炎等退化問題,除非吃藥、復健等保守治療方法都不見效,而且造成生活十分不便,或每天得吃止痛藥,才考慮來開刀,」他說。

不過陳威明醫師也強調,現在醫學技術進步,手術之後復原很快,其實病人不需要懼怕開刀。尤其不要拖到年紀很大了才來開,屆時骨質不良,心肺功能變差,而且麻醉風險也更高,反而使手術變得困難,風險增加。

http://health.chinatimes.com/blog/chenwenj/index_at431.html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梁煙純 

的保骨靈藥「維骨力」有沒有效?

坊間眾說紛紜,《康健》替你釐清,看看專科醫師及國外研究結果怎麼說。

 

1127-5.jpg 

國人到美國旅遊,總不忘帶些售價比台灣便宜許多的維他命及營養食品,而號稱可以「保骨本」的維骨力,更是孝敬銀髮長輩的熱門伴手禮。

 

由於維骨力在美國到處買得到,同類型的產品非常多,於是有些在美國居住多年的國人,乾脆兼差做起平行輸入的生意。

 


 

葡萄糖胺=維骨力?

「維骨力」(Viartril-s)是義大利Rotta藥廠的專利名稱,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胺硫酸鹽(glucosamine sulfate),適用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由於名氣太大了,所以一般民眾把所有葡萄糖胺(glucosamine)為主要成分的產品,都叫做「維骨力」。

 

葡萄糖胺因為製造方法不同,而有葡萄糖胺硫酸鹽、葡萄糖胺鹽酸鹽(glucosamine HCl)、及單純葡萄糖胺(glucosamine free base)的區別。狹義的維骨力單指以葡萄糖胺硫酸鹽為主成分的產品,目前在國內列為處方用藥,2003年健保局支付此類藥品的費用約2億3千萬元。其他二種型態的葡萄糖胺在一般藥妝店就可以買到,被視為營養食品,例如:阿鈣、速療骨、骨力等。

 

因為考量維骨力相關產品的安全性高,療效爭議大,衛生署在2004年2月公告「葡萄糖胺類產品管理類別草案」指出,相關產品「如不宣稱療效,得不以藥品列管」(列為食品),而目前列為處方用藥的產品,若未能提出療效的證明,將變更為指示用藥,而且適應症只限於退化性關節炎。

 


 

人體葡萄糖胺可修護軟骨

根據統計,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50歲以上為20~30%、70歲以上為70%,而且女性的發生率遠高於男性。

 

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因是由於軟骨結構的磨損,表面變得粗糙、厚度變薄,使得關節兩端與骨下的負擔加重、關節間距變窄,進而骨刺形成,造成關節變形、活動及負重疼痛、行動不便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得實行手術治療(例如:置換人工關節)。

 

葡萄糖胺是人體可自行合成的物質,存在於軟骨與其他結締組織中。它可以刺激軟骨細胞生產膠原蛋白(collagen)及蛋白多醣(proteoglycan),修護受損的軟骨組織,使軟骨吸收足夠的潤滑液,維持骨關節的健康。

 

但是隨著人體的老化,葡萄糖胺的合成速度逐漸趕不上分解的速度,影響關節內細胞的新陳代謝,使得關節出現僵硬、發炎及疼痛難耐的症狀。

 

希望藉由外來葡萄糖胺的攝取,補充軟骨所需之不足。但是,人工合成的葡萄糖胺,是否會被人體所吸收而發揮效果?

 

 

國外研究證明有效,國內實例有些無效

 

過去一些臨床觀察的研究結果,敘述了維骨力對於初期退化性膝關節炎有某些程度的療效。

比利時一項為期三年的大規模研究結果,發表在2001年的《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證實了每日服用1500毫克的維骨力,不僅有助於緩解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而且可以幫助修護軟骨組織,延緩膝關節間距變窄。同一個研究團隊發表了另一篇文章,刊登在2004年的《更年期》(Menopause)期刊,結果指出長期服用維骨力不僅可以延緩膝關節間距變窄,甚至可能加寬(平均0.003mm)。

 

2004年10月美國風濕學院(ACR)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也表示,持續服用葡萄糖胺硫酸鹽,可以緩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疼痛症狀,也可以改善骨關節的結構,預防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比率達73%。此外還有一些國際知名的期刊,例如《內科醫學》(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也曾發表過肯定維骨力療效的文章。

 

但是,《美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在2000年發表的一篇文獻探討卻提醒,大部份的相關研究都有濃厚的藥商色彩,對於療效也有誇大的描述,目前仍缺乏獨立且設計完善的研究。例如發表於《刺胳針》期刊的比利時研究,也是由義大利Rotta藥廠的研究人員協助研究設計及資料分析。

 

而在國內臨床的觀察發現,維骨力的療效很不確定,「有些人很有效,有些人就是沒效,」西園醫院骨科主任張守安表示,也許是個人腸胃道吸收的程度不同、心理作用(國外的研究發現,只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也是有些人有效)、沒有持續服藥、或是健保給付的每日劑量750毫克太低(有研究建議,每人每日劑量mg應為體重kg的20倍)所造成的差異。

 

台大藥劑部主任陳燕惠認為,藥品應該是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來證明療效、劑量及適應症,在沒有明確的證明之前,不宜誇大療效。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也贊成將維骨力改為指示用藥或食品,讓覺得有效的民眾自行購買,不要佔用健保資源。

資料來源 :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2225.aspx 由康健雜誌提供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骨科萬靈丹,不要多花冤枉錢

游阿姨曾經託我打聽哪裡可以買維骨力,想幫正在發育的女兒「補骨」,讓她長高一點。因為膝蓋經常疼痛,26歲的宣妙也請朋友從美國帶回來一罐維骨力,「想到的時候就吃」。

 

維骨力有這麼萬能嗎?張守安表示維骨力並不適用於所有的關節疾病,想要利用它來長高、存骨本、治療骨質疏鬆......,「也許會有心理作用。」事實上維骨力只對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有效果,而且國外的研究幾乎都是針對膝關節炎的患者。另外,維骨力並沒有辦法預防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發生,只能在發病後緩解病情的程度。

 

因為退化性膝關節炎主要發病在老年人,除非是經常使用關節的運動員、搬重物的工人、登山者、或關節曾經受過傷,否則「大部份年輕人的膝蓋疼痛,透過適當的運動訓練就可以解決,」具有運動醫學專長的張守安表示。

 

張守安並建議民眾在吃維骨力之前,應該先照X光檢查,經過醫師診斷確定是初期退化性膝關節炎,才考慮服用,「如果吃了三個月沒有效,就不要浪費錢了。」如果吃了有效,也要定期回門診追蹤,因為在沒有明確的療效、劑量及療程之前,維骨力只是輔助治療的角色,並沒有治癒的功效。

 


 

長期吃,安全嗎?

多國外的研究結果都顯示,長期(目前最長的研究是3年)服用維骨力對人體是安全的,雖然也有腸胃道不適、末梢水腫、心跳變快、頭痛或失眠等副作用的報告,但症狀並不嚴重。

 

謝霖芬並不反對民眾吃維骨力,因為「就像健康食品,對病患無害,又好像有效,」所以當病患主動要求開立維骨力時,只要符合健保給付標準,謝霖芬原則上會答應。

 

張守安也認為維骨力就像維他命一樣,「除非特殊疾病的患者,一般人每天1500毫克以下是安全的」。但是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患者,必須諮詢過醫師或藥師才可使用,「因為有些維骨力的成分中含有鈉鹽或鉀鹽,對心臟或腎臟不好,應該避開,」張守安提醒。另外,懷孕期的婦女不要吃,因為維骨力尚未進行致畸胎的臨床測試,對於胎兒的影響仍然不明。

 

至於維骨力對糖尿病患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證明,刊登在2003年《內科醫學》期刊的一篇文章,針對33位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長期補充葡萄糖胺並不會造成血糖過高的情況。

 

雖然維骨力的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大部份醫師都不反對民眾服用,但是,維骨力並不適用於所有關節疼痛的疾病,也不是對所有的退化性關節炎都有效。謝霖芬提醒,關節不明原因疼痛一個星期以上,應該就醫找出正確的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資料來源 :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2225.aspx 由康健雜誌提供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