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文/張瑞文 兒童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家長不可妄自認定是生長痛,或聽信偏方,而延誤診斷和治療。年紀較小的孩童,不會明確表達確切關節疼痛位置,只能以跛行來表現。家長發現小朋友抱怨關節痛或跛行時,應該仔細觀察疼痛的部位,是否有異常紅腫熱痛,並注意發生的時間和合併的異常反應。 所謂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最初的表徵是侵犯關節,使關節產生腫痛長達兩週以上,同時晨間起床時,有僵硬現象。隨著病情惡化,關節的破壞也更嚴重,各種變形,甚至殘障的案例層出不窮,千萬不能等閒視之。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於四至十歲發病,遺傳及環境因素都可能有關。患者通常在一個關節或多個關節出現發炎症狀,包括腫脹、活動能力受阻、局部發熱;有時甚至會有發高燒、身體出疹,以及體重下降的情形。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尚無藥物可以根治,僅能長期以藥物及復健控制改善,並且在專科醫師的追蹤治療下,控制病情,避免急劇惡化。 總之,兒童關節疼痛不可忽視,必須排除可能的疾病後,才可以考慮是生長痛所造成。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個相當需要時間和耐心的慢性病,一定要把握時間確實治療。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