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7


【大公報訊】本港約有七萬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過往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一般都以「甲氨喋呤」控制病情,即減少關節腫痛及炎症為主。最新臨床研究顯示,使用生物製劑「依那西普」和「甲氨喋呤」合併療法一年後,逾八成嚴重患者沒有再出現進一步關節受損,較只單獨用「甲氨喋呤」近六成有效,而且持續使用合併療法三年,受損關節可完全康復。不過,合併療法的費用較一般貴四至五倍,其中七分之一用者感染肺癆菌風險更會提高。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於四星期內出現關節腫痛,若沒有即時治療便會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失去活動能力。

風濕性關節炎屬免疫系統失衡的疾病,當中以三十至五十歲的中年婦女發病率最高,男女比例約為一比三,香港約有七萬名患者。法國蒙彼利埃大學醫學院免疫風濕病學主管Bernard Combe說,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會出現侵蝕及發炎,但由於早期病徵,如關節痛、關節僵硬等與一般退化性關節問題相似,因而有機會錯失發病首兩年的治療黃金時間而影響治療效果,而以往的治療方法一般都只是控制病情為主,不能完全根治。

風濕病專科醫生郭文亮表示,有關研究證實,患者使用合併療法後,其日常活動及工作能力相較單獨使用「甲氨喋呤」有更顯著的改善,因此建議患者應及早確定病情,並採用較進取的治療方案。但他坦言,合併療法的費用較單一療法費高出四至五倍,當中七分一使用合併療法患者更有機會感染肺癆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ol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